发布时间:2022-11-29 13:36:1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黔灵山公司并购非关联方万峰林公司的所得税会计本质

黔灵山公司并购非关联方万峰林公司的所得税会计本质

合并报表视角下的所得税会计原则分析

林龙文

摘要:学习合并报表难,所得税会计也难。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讨论所得税会计问题似乎更加困难。本文从合并报表的角度为学习CPA会计的同学讲解所得税会计的本质。本文分两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企业并购环节,第二部分是内部交易环节。企业合并环节是在非同一控制下增值资产的背景下探讨的。

一、股权并购过程中所得税会计的本质

【案例】千岭山公司收购非关联方万峰林公司全资子公司万峰湖公司100%股权。于评估基准日,万丰湖公司账面资产为1亿元,公允价值为2亿元。假设不存在商誉,在不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收购方支付2亿元的收购对价属于公平交易。

但考虑到所得税,千灵山公司支付2亿元作为对价其实并不划算。为什么,假设千灵山公司斥资2亿元收购万峰湖公司100%的股权,再以2亿元的价格出售资产,此时万峰湖公司将形成1亿元的应纳税所得额,缴纳250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所得税。缴纳所得税后,万丰湖公司账面现金1.75亿元,再向新股东黔灵山公司分配资产1.75亿元。会发现千灵山公司亏损2500万元,恰好是上述所得税。

若上述资产在本次股权交易前以2亿元的价格出售,万丰湖公司缴纳所得税后的现金净额也为1.75亿元。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从并购的角度来看,是按公允价值收购各项资产和负债,且收购后被收购公司的计税基础不变,客观上造成企业所得税原股东承担由新股东继承。

在合并报表中,非同一并购视为以公允价格购买被购买方(目标公司)的各项资产和负债。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00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个负债就是老股东应该承担的新股东承担的所得税。

结论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实质上是原股东纳税义务的转移,是购买方为取得资产而在收购过程中承担的负债。

那么,企业合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如何转回呢?

假设上述并购业务发生后,万丰湖公司出售资产2亿元,所得税费用(2-1)×25%=2500万元在个别报表中确认。

借:所得税费用2500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50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500万元

贷款:银行存款2500万元

合并报表中企业所得税怎么算cpa,资产转让收入为2亿元,成本(公允价格)为2亿元,利润总额为0。

转出后,合并报表中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均为0,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予以转回,合并调整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万元

贷款:所得税费用2500万元

总结个别报告条目和综合草案条目是: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万元

贷款:银行存款2500万元

这实现了匹配,即合并级别的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相匹配。同时反映合并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实质上是对合并中负债的清偿。

以上假设是一次性实现。实际上,它可能是一种固定资产,随着折旧而逐渐转化。这可以理解为,将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将其折旧部分实现销售,本质上也是销售。在会计核算方面,只需按照资产负债表负债法分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即可正常进行所得税核算。

结论2: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后,按照资产负债表负债法转回合并阶段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实质上是合并阶段的债务清偿。

上述案例不存在商誉。如果有商誉,递延所得税在合并中是否会有所不同?

如果有商誉,在会计上看成两件事:一是资产的取得;二是资产的取得。另一个是商誉的收购。

在资产取得过程中,合并层面视为以公允价值购买。此时,被合并方不缴纳所得税,相应的纳税义务由收购方递延承担。因此,商誉不影响递延所得税的性质。

那么,如果不是100%收购,会影响递延所得税吗?不受影响,不属于100%收购,在会计上视为100%收购,然后将子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归属于少数股东企业所得税怎么算cpa,确认为少数股东权益。

2、内部交易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案例】母公司千岭山公司本期将存货100万元以2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千岭湖公司。母公司个别报表实现利润100万元,确认所得税费用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25万元

合并层面不确认内部交易,存货账面价值仍为100万元,但计税基础变更为2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0元,故调整合并工作底稿。条目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贷款:所得税费用25万元

上面两个条目的摘要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25万元

这样就实现了合并层面所得税费用占合并层面利润的比例。所以:

结论3:在母子公司内部交易环节,所得税会计的实质是调整合并层次会计利润与合并层次所得税费用的比例。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