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5 19:09:5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叙利亚局势恶化,沙特王储喊出了80美元的目标价?

叙利亚局势恶化,沙特王储喊出了80美元的目标价?

近期,油价备受市场关注。叙利亚局势恶化。同时,据说沙特王储已经喊出了80美元的目标价。由于此前欧佩克减产确实有效,投资者也对此深信不疑,推动油价进一步上涨。一些没有参与投资的朋友也有点“少了几个亿”的感觉。当然,在过去,油价的涨跌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只是新闻,但现在,我们知道通过ETF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相关投资。

例如,使用USO等与石油期货价格挂钩的ETF来跟踪石油,并使用与XLE等能源股挂钩的ETF来跟踪相关行业。最近油价一直在上涨,很多朋友都乐于投资石油。不过,在前几轮油价下跌的时候,他们也心疼不已。那么,个人投资者是否应该参与石油等大宗商品投资,应该参与到什么程度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虽然ETF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便捷工具,但大宗商品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另类”的品种,并不是特别划算,也不是长久之计。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并不适合大多数投资者,或者说,即使你不投资这些品种,也不会影响你的钱。

为什么?因为大宗商品的周期性强于行业和公司,而且与公司相比,应对弱周期的手段更少。什么是公司?公司是由人组成的商业组织。它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就是我常说的具有“内生动力”。您相对更容易掌握其动向,规避相关风险。那么商品呢?从本质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伴随产物”。让我们以石油为例。在农业社会,石油一无是处,但在工业社会,石油却成了“工业的血液”。当时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其中能源巨头也是频频出没。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曾经的主导商品煤炭开始走下坡路。在信息社会,石油当然也很重要,但显然它的地位已经大大降低了。现在是数据的世界。在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中,科技公司一前一后推翻能源巨头。

与此同时,新能源也在逐渐成熟。虽然不足以颠覆石油的地位,但只要有一天电动汽车的比例达到10%,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更何况是有杠杆的金融市场。因此,石油是当今社会离不开的东西,但它本身已不再是顺应时代大势的商品。说白了,当然离不开经济基本规律,跟供求关系有关。但从石油需求来看,持续增长的增量可能并不那么乐观。,这个行业的增长值得怀疑。

但石油值得投资吗?当然不是,但它是否适合你是另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被信息误导。我们经常被一些新闻认为石油每天都在下跌,有时我们被各种新闻认为石油正在上升。

实际情况如何?看看去年的美容油:

确实升得不错,但似乎没有冲上天的感觉。

过去5年呢?哎呀,简直就是一起投资恐袭事件。不仅跌的惨不忍睹,而且给人一种永不翻身,黑夜见太阳的感觉。

再看10年,你会发现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高点回落,然后反弹回升,一直震荡,直到2014年再出现一波下跌。

同期的股市呢?我们使用 2009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我们的上证综合指数,以及与石油期货挂钩的 ETF:USO

感受一下,这就是美国股市的牛市周期。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 187%。我们A股在下跌,但也有23%,USO?下跌了56.99%。请注意,这只是指数本身的走势,并不包括实际投资于这些指数挂钩基金所派发的股息。

我们来看看油价的全过程:

实际上,您有兴趣查看同期的经济周期。油价的长期走势与欧佩克这样的垄断组织无关。根本上还是要看工业社会的需要和经济繁荣的程度。因此,当我最近听说可能发生贸易战时,油价下跌,因为这会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石油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全球经济繁荣的时代,甚至是大繁荣的时代将会到来,但同时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已经发生了变化。到那时,石油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

通过以上对比,以及大家最近听到的新闻,或许也看出端倪,谁适合做石油投资?我的看法是:交易型投资者,尤其是具有宏观判断能力的交易型投资者。前面我们看到,长期来看,石油很难从复利的角度给你带来可观的回报,但尤其是近十年来,石油价格就像一家基本面不佳的公司,在不断下滑。不管它有多糟糕,它都会经常反弹。你管它是不是“死猫跳”石油可以个人投资吗,总有机会吗?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油价,比如最近两年:

可以看出,在此突破之前,油价走势几乎是“箱形震荡”。往往涨了一个月左右又跌了一个月。幅度也不小,经常在30%左右。什么。当时也有不少朋友也尝试通过ETF等方式进行投资,但大多难以把握时机,玩了几局就精神失常,再次放弃了玩。但是,如果你了解这个行业的规律,交易技巧强,情绪控制好,那么这种上下波动反而是一个交易机会。

近年来,大多数商品都具有类似的特征。我们来对比几只今年表现非常出色的商品ETF,比如石油USO、黄金GLD、白银SLV、大豆SOYB、可可NIB:

不管这两五年的走势,你能感觉到他们经常处于震荡状态,走势很不爽。这就是他们和公司的区别。有创新和善治的优秀企业会不断Up,但你听过有人说“优秀的商品”吗?投资大宗商品,总能预见到一个浮动的天花板,必须随时把握机会撤退。这种交易时机正是我们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所不具备的。

大宗商品投资往往让个人投资者掉入陷阱的另一个问题是,投资者往往认为投资逻辑过于简单,或者想当然。例如石油可以个人投资吗,有一段时间,“厄尔尼诺”是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很多人认为农产品会上涨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提前投资。但事实上,神的生意并没有那么靠谱。厄尔尼诺本身的影响并没有那么简单,甚至可能有利于一些农产品的生长。同时,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了收成,也破坏了供给端。我们经常谈论“供需”。你知道需求方的情况吗?特别是,这一需求方涉及该作物在其他领域的可能应用,例如工业、更不用说任何储备影响了。事实上,很多商品品种专业化程度高,影响因素比公司更复杂。你要么可以接触到很多热门公司的产品(比如苹果、阿里、腾讯),要么虽然接触和使用有门槛,但逻辑清晰易懂,常识性强。判断(如谷歌、Facebook、推特)、产品往往让你自以为懂,但其实行业内有很多。

那么为什么投资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会让投资者手痒呢?我觉得一方面是媒体报道的密集,比如石油,媒体报道的频率比主流指数和个别上市公司要高。另一方面,商品有一个特点,即其价格对宏观环境非常敏感,因此往往会很快反映在价格上,造成短期的快速上涨或下跌,尤其是在美国市场,短期波动较大。销售机制和产品。即使跌倒也能从这些过程中获益,而增加杠杆则更令人兴奋。所以比如说石油,经常会出现短期涨幅比股市高很多,但是跌幅也比大盘差很多的情况。我们知道这样的趋势是非常危险的,

2017年下半年以来,油价进入了较长的上涨期,而2018年至今,走势更是引人入胜:

可见USO的走势其实波动很大,但毕竟还是正收益。毕竟,它可以上涨也可以下跌。受到最近传闻的 80 美元的生产限制目标的鼓舞,投资者更加兴奋。但是接下来的步骤呢?下一个“天花板”在哪里?还是很难判断。

因此,在美国市场通过ETF投资大宗商品,即使是石油等主流大宗商品,也具有很强的圈子能力。如果你擅长交易,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跟进与大宗商品相关的各种宏观、政策、地缘政治信息,那么你或许可以进行大宗商品交易。但是,如果商品方面的知识不在你的能力范围内,你的交易技巧不强,又是一个长线投资风格的投资者,那也无妨。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对比都能感受到。几年没玩过大起大落,也没看到什么超额收益。没有这种投资,你仍然可以赚钱。

因此,对于各种往往看起来很热闹的商品,它不一定需要在你的投资中占据太多的篇幅,它不在你的投资策略中也未必是坏事。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