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1 18:28:2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实际上有关类似短信误导引发纠纷案例屡见报端回复

实际上有关类似短信误导引发纠纷案例屡见报端回复

记者核实,此类短信确实存在打着银行幌子误导用户的情况。事实上,近年来,因误导性短信引发的纠纷案件屡见不鲜。这种基于欺骗和误导的销售模式往往与不良贷款中介有关。在成都,甚至发生过不良中介事件,利用此类短信吸引客户后,以不良手段逼迫借款人支付高额服务费。

这种短信的存在也给被冒用的银行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当记者向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客服热线询问相关短信的真实性时,三家银行的客服人员反复强调,面对这样的短信消息,用户应提高警惕,谨防欺诈。

中国银行95566客服人员表示银行营销短信模板 吸引人,中国银行确实有个人信用贷款的相关服务,但申请额度为20万,有效期为1年,与此类短信中的情况完全不符。金额通常为 600,000,限制有效期为 3 年。通常,中国银行的营销短信是通过 95566 位的数字发送的。“我建议你直接删除这条短信,不要回复,以后如果有人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联系你,我建议你问问他工作网点的地址和电话号码,然后打电话给官方核实热线。” 95566热线工作人员说。

同样,工行95588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发的短信一般都是95588位的号码发的,从来没有设置过“储备金”相关服务。“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银行营销短信模板 吸引人,谨防上当受骗,不要点击里面的链接,也不要回复。”

农行95599客服人员表示,该行官方短信发送号码为1069095599或95599,该行也没有所谓的准备金业务。“请妥善保管您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

记者调查

贷款中介通常使用银行签名

为什么这些贷款中介敢在短信中公然使用银行名称,甚至以“[XX银行]”字样作为短信开头,却被银行认定为官方短信一些手机的短信智能系统?这是从营销短信开头的通用“[]+公司名称”标志开始的,这是短信签名的功能。

“106”开头的短信实际上是商家通过持有106号码的短信服务企业发送的营销短信。根据《通信短信服务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短信服务提供者和短信内容提供者向用户发送商业短信时,应当在短信中明确标明短信内容提供者的名称。因此,所有运营商和短信服务公司都规定用户在发送营销短信时必须包含短信签名,也就是我们平时在营销短信中可以看到的“[]”部分。这部分内容通常需要与公司名称、组织机构、网站、应用程序、APP等相匹配。的内容提供者。2021年,工信部在短信营销行为行政指导会上强调,短信服务企业要规范短信签名的使用,不得扩大使用范围。

但在金融服务行业,个人贷款中介滥用银行短信签名发布营销短信,这几乎成为了业内公开的获客方式之一。大量的短信服务公司为个人贷款中介提供银行签名的群发短信服务,这甚至成为了行业的潜规则之一。一些短信服务公司甚至会主动推出带有银行短信签名的短信模板,以吸引个人贷款中介购买批量短信服务。记者搜集了10多家帮助个人贷款中介发布此类短信的短信服务公司。记者随机选择了其中一家郑州讯格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暗访。

在该公司官网上,记者看到了一个所谓的“银行个人贷款短信群模板”。据介绍,公司提供此模板是因为对金融营销短信的监管比较强,个人贷款短信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运营商规范编写。因此,公司准备了一个标准模板供人们使用。

这些模板的内容与沉女士之前收到的贷款短信高度相似。它们以各银行、保险机构的短信开头,频繁出现“备用资金”、“周转资金”、“准备金”、“按需还款”等字眼。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所有此类贷款短信的内容都相似。

根据官网信息,记者打通了郑州讯格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个人贷款中介的销售电话。对方一听说记者要发一条带有银行短信签名的营销短信,当即答应了。

对方:“你做什么?”

记者:“贷款中介。”

对方:“贷款中介可以发行,全网都可以发行。”

记者:“但是我想发布一些以银行开头的东西,好吗?”

对方:“都是个人贷款,没有别的。”

记者:“我看到有的机构说要进行资格审查,恐怕审查不通过。”

对方:“也不是不可能,我可以帮你找几个常用的模板。”

记者:“四大行(短信签名)的可以发吗?”

对方:“当然,发给四大银行的效果最好,发给其他银行就没有什么效果了,小银行和区域银行也可以发,只是少了一些有效。大家都在给四大银行多发一点。”

记者了解到,短信签名的滥用已经逐渐引起正规机构的警惕。就在今年7月10日,四川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发布官方消息,专门纠正冒用“四川教育”短信签名欺骗学生的行为。消息称,近日,有人冒用“四川教育”短信签名,违规发送虚假招生信息。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未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发布或查询教育相关信息,也未允许任何机构和个人收取招生费用。

根据《通信短信服务管理规定》,工信部委托12321网络不良垃圾举报受理中心受理短信服务举报。当用户认为自己受到商业短信的骚扰或收到含有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的短信时,可以向短信服务提供者投诉或向举报中心举报。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