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6 13:42:2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扎克伯格第二场听证为什么会说“我自己的信息也会被卖”

    理论上来说没毛病。因为这次事件中,所谓泄漏的数据,说白了就是不少Facebook用户的点赞习惯被剑桥分析给抓取了。而点赞记录本来就是用户公开对外共享的,否则Facebook还叫什么社交网络。所以只要小扎自己有Facebook账号(当然有),给别人点过赞(废话),写一个简单的爬虫程序就能把小扎这几年点过的赞全给爬下来。
 
    考虑到Facebook有自己的网络安全部门,会检测网页异常程序,爬虫可能不太好用。但就算不用高大上的技术,真想记录他的点赞习惯,打开他的主页直接拿本子抄也做的到啊……
 
    复盘这次事件,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单个用户的点赞记录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只有拿到的样本量足够大,并且能够建立起在统计学概念上可以用来预测群体行为的模型,这些数据才谈得上有实用性。就拿这一次美国总统大选来举例吧,剑桥分析之所以会引起大众的恐慌,主要还是因为它波及到的用户实在太多了,样本量大到了足以影响宏观投票趋势的地步。
 
    总之,这件事涉及到了哲学层面上的讨论:用户选择主动共享在网络上的信息,究竟算不算隐私?如果算的话,那么社交网络的社交属性意义何在呢?如果不算的话?那为什么用户一多就又算了呢?说到底,人们其实不太在意自己的数据被拿走,只是担心这些东西被人拿去制定策略,掉过头来损害自己的利益罢了。和女生们既想在朋友圈晒生活,但又担心自己的定位被不法分子利用的纠结心态一样。
 
    所以,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再考虑到美国立法过程一向繁琐,关于隐私边界的争论,势必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