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6 12:47:3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各路热情高涨双11购物“五大陷阱”和“六大对策”

各路热情高涨双11购物“五大陷阱”和“六大对策”

最近,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双11购物“五个陷阱”和“六对策”,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陷阱1:红包折扣套路很多

双11期间,购物津贴、优惠券、优惠、门店红包、满减红包、奖励红包层出不穷,计算规则复杂,促销手段花哨,促销活动如潮水般涌入,消费者迷惑不已。特别是一些商家在双11之前先涨后降价,合理规避监管部门对“原价”的认定,刻意设计打折的假象,进而通过各种低价宣传刺激消费者集中消费。

陷阱二:品牌的品质千篇一律

为了增加双11的销量,清理库存,一些商家会把一些特殊型号和库存产品打包为“电商专属”,进行网上降价促销。与传统渠道品牌商品相比,“电商专卖”产品注重价格优势,宣传“无中间商加价”,尤其是电器、服装等商品,一旦消费者购买了“电商专卖”商品,后期使用环节可能会出现质量差、维修困难等问题。

陷阱三:货货炒作氛围直播

随着直播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明星走进直播间,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利用消费者的收敛和从众心理,直播间主播不断营造购买氛围,充斥着弹幕、煽动性的语言,不断刺激消费者跟风消费,制造“不买就是输”的假象,煽动消费购买不需要购买的商品。

陷阱4:没有足够的现金用于消费贷款

各电商企业纷纷开通金融服务,银行主动提高持卡人消费限额,以积分、红包、折扣等形式双十一借钱问题有哪些,诱导消费者借贷消费、提前消费、透支消费等,特别是个别平台在没有明显提醒消费者的情况下为消费者开放信用支付,给消费者带来逾期还款等额外风险, 承担分期付款和高利息。

陷阱5:快收钱慢发

价格优势是双11期间消费者集中购买商品的主要原因,但部分商家没有在销售页面注明配送时间或者不显眼地标注配送时间,导致消费者因“缺货”等原因,购物后长时间不配送商品, “售罄”或“库存不足”,导致消费者难以及时使用所购买的商品,导致日后纠纷。

为应对以上五大隐患,天津市监会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从容参与双十一借钱问题有哪些,依法维权。

对策一:选择信誉良好的优质商家

尽量选择营业时间长、知名度高、访问量大、资质齐全的购物平台和商家,防止误入钓鱼网站购物。仔细查看卖家的信用评级和买家的信用评级历史记录。请务必使用常规的第三方支付软件。

对策2:无缘无故地善用回击武器《消费者权益

保障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在七日内退回网上购买的商品,但消费者定制的、新鲜易腐烂、网上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报刊送达的视听产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商品除外。 以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不宜退货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的商品。此外,消费者应仔细检查商品的规格、型号、数量等是否与订单一致,是否腐烂变质,是否超过保质期,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网上描述和展示等,如果发现类似问题,应立即保存,以备日后维权。

对策3:保留交易凭证和通信记录消费者

在购买商品前,商家在网站上展示的促销信息、与商家的沟通记录、订单页面上的产品表情和消费者的信息都是维权的关键证据,交易的一些关键信息必须截图保存。特别是在购买商品后,一定要索要发票或收据,作为消费者日后维权、享受商品三包服务的重要证明。

对策4:购买前沟通,明确促销规则

面对各种低价宣传,建议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关注商品价格变化,避免打折陷阱,理性消费;对于预付定金(定金)的商品,区分“定金”和“定金”,慎重下单,避免事后因对促销规则不了解而引发消费纠纷。

对策5:适度消费,避免浪费

要有计划消费,购买商品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不要因为商家的“下半价”、“三件0元”等促销手段而积压商品,尤其不要购买太多易腐烂水果新鲜和保质期短的商品。

对策6:发现问题后立即依法维权当消费者在购物

过程中发生消费纠纷时,应尽快与卖家或购物平台联系协调,如无法协商解决,消费者可拨打12315投诉或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