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8 08:15:3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监管趋严P2P借款人征信报告遭不可央行轻视审核

监管趋严P2P借款人征信报告遭不可央行轻视审核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暴露出诸多风险。P2P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是网贷平台不可忽视的风险之一,但并未得到重视。

2017年8月,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简称《征信指引》),明确网络借贷平台应当披露借款人信用报告. 借款人信用报告作为网贷项目信息下的披露指标,反映项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但网贷之家向《证券日报》记者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在400多家平台中,符合银监会《信息披露指引》三要素的合格披露只有6家。

“过去一段时间,以房屋、汽车、珠宝、票据等资产抵押作为主要风控手段的项目受到了网贷公司的欢迎,主要是因为这些项目在风险发生后更容易处理这也暴露出网贷行业风控重贷后处置,忽视贷前审核问题,因此,作为网贷项目贷前风控的重要环节,借款人的央行授信报告仍然被低估。” 小小金融CEO刘小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

少于 10 项符合条件的披露

借款人征信报告是指经借款人授权,经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进行脱敏处理(指通过脱敏规则对部分敏感信息进行数据变形,实现对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或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征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中借款人逾期情况。如果借款人无法提供,则需要说明。

银监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以下简称《信函及披露指引》)的相关规定表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向出借人披露以下信息:及时,包括:借款人的收入和负债,截至借款前6个月,借款人信用报告的逾期情况,借款人在其他网贷平台的借款情况等。

需要注意的是,借款人的信用指数主要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报告来源明确是央行征信;二是时效性,即贷款前6个月;最后是披露内容,主要是报告中的逾期情况。

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无视征信的网贷最新,在400多家P2P网贷平台中,确定了11家公开借款人央行征信信息的平台和项目清单。其中包括千笔网、石榴壳、新安作优贷、月上贷、易居宝、阿鹏贷、金联、山亿贷、恒亿融、融贝网、爱钱进。

但按照《信函披露指引》规定的三要素,完全符合披露条件的平台不足10家。根据以上数据,在11家平台样本项目的发布时间和对应的征信报告查询时间中,可以看出,爱千金、融北、恒益融未能识别信用报告查询时间,因此他们无法确定其及时性。但由于图片像素问题,广商贷也未能准确识别征信报告的查询时间。此外,美联储披露的信用报告的及时性也滞后。

综合以上情况,符合三要素的“合格”平台只有6家,分别是千笔网、山易贷、十六界、新安坐贷、阿朋贷和易居宝。

“其实,这反映了P2P网贷平台信息披露的一个通病,‘形式’披露,但实际上投资者无法获取有效信息。” 网贷之家研究员苏小睿说。这位记者说。她还认为,“有一些网贷平台只披露部分项目的信用信息,而不是全部。一些网贷平台使用LOGO图片或文字摘要来说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这是真实性的。进行测试。”

苏小睿强调,“现在合格的披露平台真的太少了。借款人央行征信指数作为P2P网贷平台信息披露的重点,在披露的范围和频率上都有一定的门槛。虽然以上11不过,放眼整个行业,这几家P2P网贷平台能够充分关注借款人的征信情况,大幅披露征信报告,价值不菲。”

从重视贷后转向贷前

据记者调查,除央行征信调查外,网贷平台多通过其他渠道对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进行补充查询和披露,如经营主体的公开经营信息、自然人法院判决书、企业经营信息等。此外,网络借贷平台一般要求借款人提供银行对账单并查询借款人的资金,以证明其还款能力。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登记披露服务平台数据显示,目前业内有120家平台接入信息披露系统。网贷平台也可以申请接入系统,共享相关数据。

捷悦联合创始人王晓婷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为了弥补信息不足,不少网贷平台都会与第三方征信公司合作。评估借款人的信用和还款能力。

“也有一些P2P网贷平台被认为是‘Fintech公司’,深耕该行业已久,有自己的一套风控模型体系,可以自给自足。我觉得没必要查央行的征信信息。” 苏小睿对记者补充道。

某P2P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借款人的央行征信指标在披露范围和频率上都有一定的门槛。在实践中比较困难,三要素的实施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多数平台都存在不规范、不完整的披露。

苏小睿认为,目前大部分网贷平台无法完成借款人央行征信的困难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平台的意识;二是技术问题,三是P2P网贷产品。风险分类机制。

据了解,一方面借款人在提供央行征信报告时需要到人民银行等机构提取报告,增加了借款人的手续和成本;此外,借款人在网上提供信用报告复印件,不排除部分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的可能。

“对于网贷平台来说,需要对这些报告的真实性一一进行审核,这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我们看到,随着汽车等房贷‘二贷’问题的频发,网贷行业的风控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从重贷转向重贷。届时,网贷平台将重新认定借款人央行征信报告的风控价值。” 刘晓峰相信。

苏小睿还认为,“对于以大量借款人和消费信用为主营业务的网贷平台来说无视征信的网贷最新,如何准确、高效地获取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并向社会公开也是未来的技术要求。要解决的问题。”

- 结束(感谢阅读) -

根据

笔记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网贷眼

微信ID:tianyanguanwei

新浪微博:@网贷天眼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