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7 08:21:0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至1.25

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银行融资业务有哪些类型,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由1提高到1.25。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可以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银行融资业务有哪些类型,鼓励市场主体进行跨境融资。

据悉,自2020年12月11日起,央行、外汇局将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由1.25下调至1;2021年1月7日,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由1.25下调至1后,央行、外汇局再次调整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和金融机构,间隔分别为 22 个月和 21 个月。

企业和金融机构

提高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

2016年,为把握与宏观经济积极性、整体偿付能力和国际收支平衡相适应的跨境融资水平,控制杠杆和币种错配风险,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人民银行在在地方和地方试点中,将全面跨境融资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推广到全国。

据了解,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一改一改跨境融资审批和审批额度的前置管理模式,设置了与每个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本或净资产。上限。

相关通知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宏观金融监管和业务发展需要,调整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中各类融资的计算方式。

其中,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计算: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整参数。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跨境融资宏观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当跨境融资宏观风险指标达到预警值时,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

逆周期调控措施可以采取单一措施或组合措施的形式实施,也可以对单个、多个或全部试点企业和试点金融机构实施。总量控制措施包括调整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结构性控制措施包括调整各项风险转换因子。必要时,可根据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需要,采取征收风险准备金等其他逆周期控制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释放稳定汇率信号

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

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再次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释放了哪些信号?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表示,此次调高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可提高中国民生银行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企业和金融机构,鼓励市场主体跨境融资。

温斌表示,目前,我国外债规模结构合理,外债风险总体可控。完善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有利于境内机构跨境融资,也有利于境外资金流入。国内美元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提高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的目的是扩大资本流入,包括进一步扩大境内机构借用外债的空间。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措施。该措施出台的背景是,10月下半月以来,受中美利差倒挂扩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出现远离汇率走势的快速贬值迹象。美元,稳定汇率的需求增加。一方面,此举有利于增加国内美元流动性,缓解现汇市场人民币贬值压力。

王庆指出,该措施的政策目标与9月份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是一致的。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主要是为了调整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行为。该参数的提高,意味着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相应提高,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合理利用外资的空间得到合理扩大,资产负债结构得到优化。促进境内机构和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融资能力。

撰稿:南都湾金融俱乐部记者徐爽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