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6 20:49:1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股神”巴菲特的赚钱之道:越有闲,越有钱。是什么意思?

    比尔·盖茨(BillGates)第一次见到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时,盖茨的母亲让他们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盖茨和巴菲特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专注(Focus)”。
 
    沃伦·巴菲特遵循5小时规则,把80%的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时,很多人的反应都是可以预见的:“他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是沃伦·巴菲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我永远达不到那一步,也做不到那样。”
 
    因为事实是:巴菲特从小学开始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拥有更多的钱或管理一家大公司,并不能给你更多的空闲时间。
 
    空闲的时间,从来不是默默出现的。除非退休,否则人们不会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相反,空闲时间是一种策略的结果,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时间的结果。
 
    出于对巴菲特独特的策略的好奇,我读了几本关于他的书、他写给股东的大部分年度信件,观看了他几乎所有的采访。
 
    巴菲特之所以能轻松做出如此的时间安排,是因为他用了世界上最冷酷无情的优先排序方式,当然是一种好的方式。
 
    巴菲特策略1:只和那些你认为可以永远共事的人一起工作
 
    “如果你无法想象自己能够与某个人共事一生,那么一天也不要与他们共事。”——硅谷天使投资人纳瓦尔·拉威康特(NavalRavikant)
 
    与巴菲特严格审查自己工作活动的方式类似,他也对与自己合作的人进行严格的审查。
 
    巴菲特只和他信任的首席执行官们合作,这些首席执行官们能取得成果,他认为自己可以和他们一起工作几十年。
 
    因此,在收购一家公司之前,他极少进行谈判和尽职调查,也不会对自己收购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有太多的干涉。此外,他很享受与首席执行官们的谈话。
 
    (注意,“信任”这个词这个词,让巴菲特放弃收购许多财务状况很有吸引力的公司,只是因为他不信任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巴菲特策略2:让事情保持在超级简单的状态
 
    巴菲特已经消除了他公司几乎所有的官僚作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组合公司有近40万名员工,但其实际的总部只有20多名员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
 
    巴菲特的个人生活也很简单。他住在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60年来他一直住在那里),每年个人开销只有10万美元。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在我们的公司中,在我们的生活中,让事情变得复杂是非常容易的。事实上,这是常态。
 
    当你获得更多的利润时,雇佣更多的员工是正常的。随着你赚的钱越来越多,花的钱越来越多是正常的。
 
    真正强大和独特的是让事情简单化。这需要努力和技巧。这也是巴菲特天才之处的一部分。
 
    这么说很奇怪,当你对比他可能生活的生活方式和他选择的生活方式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大的极简主义者。
 
    巴菲特策略3:专注于少数高质量的赌注
 
    沃伦·巴菲特每年只做少量的投资。
 
    我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很震惊。“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投资者怎么可能只做这么少的交易?”
 
    正如他在1993年的年度报告中总结的那样,“我们认为,如果让投资组合更集中的政策能提高投资者对一家企业的思考强度,也提高他在购买该企业之前对其经济特征的满意度,那么这种政策很可能会降低风险。”
 
    简言之,巴菲特的意思是:
 
    “投资的诀窍就是在那里,看着球一个接一个抛过来,等待球到你最拿手的高度。如果人们大喊,“挥棒啊,你这个笨蛋!”,直接忽略它们。
 
    巴菲特策略4:专注于长期投资
 
    巴菲特会长期持有他的股票。
 
    据威廉·桑代克在他的著作《商界局外人》中称,他目前持有的前五大股票期权,持有时间平均超过20年。
 
    相比之下,典型共同基金的平均持有期不到一年。这意味着投资活跃度处于极低水平,巴菲特称之为“近乎懒惰的无所事事”。
 
    巴菲特在知识投资方面也运用了类似的概念,这给他带来了长久的回报。在巴菲特唯一的授权传记中,他的传记作者评论了她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东西:
 
    你所学习和投资的东西,应该是能够积累的知识,这样知识就可以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因此,与其学习一些明天就可能过时的东西,比如某种特定类型的软件(两年后甚至没有人使用),不如选择那些能让你在10年或20年后变得更聪明的东西。我现在一直在受益于这个教训。
 
    如果你还想更深入的学习巴菲特的智慧,建议你读读《巴菲特给儿女一生的忠告》这本书。
 
    父母会全力以赴给孩子最好的,这本书便是汇集了巴菲特给他子女的最精华的智慧,涵盖了社交、生活、学识、成长、修身、处事、财富的内容,通过巴菲特的亲身经历来传递他的智慧
 
    三本书《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