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4 10:36:2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外国人很少储蓄都是从银行借钱花,那银行往外贷款的钱从哪来的?

  外国人不会存钱,这是一个什么的梗?相较于一些存钱上瘾的国家,诸如卡塔尔,摩纳哥和中国,这些国家的储蓄率高达44%以上,而外国仅有18%,这一数值在2009年曾经跌入最低,只有13%。我想,决定储蓄率的不仅仅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就是外国人注重生活的品种,喜欢超前消费的意识,没有存钱的观念。这当然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应该是一个家庭收入的状况,和家庭支出的状况,最后,他们到底会有多少钱存入银行?

  (截止2018年外国储蓄率状况示意图)

  从1965年开始,外国储蓄率呈下降趋势,从24%的高点,一直坠落至13%,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外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状况。与之同时,就是外国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外国消费支出的增加,在2018年时,外国家庭人均收入31454外元,与2017年的29429外元相比出现了大幅上涨,收入增加了2025外元,增长幅度为6.88%,而消费支出在2018年为24489.60外元,相比2017年的24024外元,增加了465.6外元,增长幅度为1.93%。显然,收入的增长支出了外国储蓄率的回升。

  和外国储蓄率相关程度较高的外国银行业,在储蓄回升的前景下,也预示着信贷通道畅通,信贷额度上升。在外国,信贷导致的不良贷款率仅仅只有1.5%,而在外国全部信贷中22,318,784.0百万外元中,家庭信贷占有了1,614­,861.4百万外元,以及低下的不良贷款率,外国银行业得益信贷良好的循环,为外国银行业带来较为丰厚的收入的利润。但是,我们对比了外国存款总量15,48­3,471.100百万外元,和外国全部贷款22,318,784.00以后,我们发现这是两个大相径庭的数字,存款数量和贷款的对待关系,没有了。当然,这是一个关键的东西,里面可能存在次级贷款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当市场的贷款进入到了商业环境后,流体中的结余仍然会回到银行,银行再次把这些盈余贷款个别的客户。这就是次级贷,流通中必然产物,是贷款数量可能高于存款的数量的一种可能性。

  外国的储蓄率虽然存在较大不足的地方,但是银行业贷款的来源仍然是存款。重要的是外国银行业的发达,外国银行业频繁拆解,以及外元在全流动性的支撑,保证了外国银行业不缺钱。

另一视角

换一换